做好生态加减法力促“残山”变“金山”重庆破解缙云山保护区生态和民生“双保”难题重庆因山多而有“山城”之誉,其中嘉陵江畔的缙云山脉如同一座绿色长城“拱卫”着重庆中心城区,成为重庆主城的天然生态屏障。在缙云山脉深处,2001年设立的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缙云山保护区”)是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类型生态系统保持最好的区域之一,有“植物物种基因库”的美誉。5月18日拍摄的缙云山和山下的北碚区城区(无人机照片)记者刘潺摄但因紧邻城区、多头管理、发展受限等影响,缙云山保护区内村民一度“靠山吃山”,农家乐无序粗放发展,私搭乱建、违规经营“蚕食”林地,是我国部分自然保护地保护与民生矛盾的缩影。
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2018年6月重庆市委、市政府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开展缙云山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一方面拆除保护区内违法建筑、科学系统修复生态,一方面创新推进生态搬迁,有序发展生态产业,走出了一条“保生态”与“保民生”双赢的绿色发展之路。重点生态功能区域实现“生态美、百姓富”在这个特大城市近郊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逐步破题。
强力拆违、生态修复为保护区“减负”仲夏时节走进缙云山,高大的红豆杉、香樟蔽日成荫。来到缙云山保护区实验区范围的黛湖,经拆除违建、栽种植被、湖岸整治等系统性生态修复,只见清水荡漾,花草、苍松环湖生长,三三两两的市民在湖边休憩。而一年多前,这里被多家农家乐和酒店圈占,湖水被污染。
黛湖是缙云山保护区由乱到治的缩影。重庆缙云山保护区是全国极少数位于特大城市近郊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7600公顷,由北向南跨北碚、沙坪坝、璧山三个区,珍稀濒危植物繁多。有国家级保护珍稀植物珙桐、银杉、红豆杉、桫椤等51种。
由于规划管理滞后,多年来,保护区内农家乐乱搭乱建导致部分区域脏乱差,少数村民违规超建房屋出售,一些外来业主违规建设跑马场、酒店等经营性项目,给重庆市这座“绿肺”带来了沉重的环境负荷。经过生态修复后景色迷人的缙云山黛湖(5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记者刘潺摄拆除各类违法建筑、遏制违建蔓延态势,是环境综合整治的首要任务。
缙云山保护区主要位于北碚区,问题较为集中。北碚区抽调约500名干部,全面排查保护区内2千多宗建构筑物,对排查出的269个问题“挂图作战、清单销号”。沙坪坝区和璧山区也排查出数十项违法违规问题。
因多年问题积累,缙云山保护区违建情况复杂,有的建筑多次转卖,有的建筑既有合法部分也有违建部分。尤其是部分村民将自家农房改造成农家乐,逐年投入,私自搭建“长高长胖”,整治难度大。“整治启动之初,一些业主和村民抵触情绪强烈,考验着干部的群众工作水平。
”北碚区委书记周旭说。位于缙云山保护区实验区的北温泉街道白云竹海农家乐一条街,有大小农家乐60多家。过去村民在屋顶、林地上随意搭建彩钢棚,卫生环境差,与保护区优美的生态极不匹配。
北碚区北温泉街道副主任胡泽鑫回忆说:“用村民的话说,这些农家乐是他们‘一锅铲一锅铲铲出来的’。听说要拆违建,有一次,上百名村民在坝子上聚集要说法。”为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北碚区干部挨家挨户走访农户,制定环境保护公约,发放宣传手册数千册,召开院坝会、座谈会听取群众意见和诉求,现场办公解决群众问题,并组织村民和农家乐业主到外地观摩学习。
必须让缙云山保护区“休养生息”。2018年6月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直面问题、精准施策、保护自然、保障民生”方针,启动缙云山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强力治理多年顽疾,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缙云寺掩映在绿树之中(5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记者刘潺摄“千竹农家”农家乐老板娘周燕告诉记者,自己花了六七万元搭建了玻璃房,“政府拆了,心里当初有些想法,但是环境确实到了要整治的地步了。近几年,游客逐年减少,主要原因是档次低、没特色。
”“刚开始,村民骂什么的都有。随着耐心细致地做工作,部分村民虽然承受了经济损失,但最终认识到,生态破坏了对大家都没好处,还是支持拆违。”胡泽鑫说。
记者近期走访缙云山发现,侵占林地的马术场、酒店,在原有农房上“长高长胖”的农家乐,手续不全、违规转让的减灾安置房、集体产权房等已全部拆除,并覆土复绿。据统计,缙云山保护区两年来累计拆除违建10万多平方米。
违建应拆尽拆的同时,缙云山保护区科学、系统的生态修复深入推进。某马术俱乐部曾在保护区内“圈地跑马”,违规开发。沙坪坝区发现问题后,5天内将其整体拆除。
记者近期看到,该马术场拆除后种植的苗木长势良好,基本恢复成了山林。5月18日拍摄的缙云山和山下的北碚区城区(无人机拼接照片)记者刘潺摄重庆市林业局负责人介绍,为高水平修复缙云山生态,按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修复的思路,结合林相、季相、色相科学选配植被、树种,已修复缙云山保护区面积57.7万平方米,栽植花木近90万株。目前,缙云山保护区内已认定的190宗问题已整改187宗,剩下3宗待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后完善手续即可。
5月上旬,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督察情况时给予肯定——“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缙云山生态环境明显改观”。探路生态搬迁、保障群众权益经过生态修复后景色迷人的缙云山黛湖(5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记者刘潺摄缙云山保护区内户籍人口近9000人,其中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就有1100多位村民。由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控严格,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产业发展受到限制,缙云山保护区部分村民生产生活困难。受访基层干部认为,村民“靠山吃山”是导致缙云山保护区生态破坏的主因,保护区环境容量有限,难以承载大量村民。
七十多岁的蓝长生家住缙云山保护区核心区的缙云村戴家院组,因退耕还林、缺乏产业支撑,老两口只有少量自留地,靠子女赡养。“我从家走到村委会要1个小时,种地一年只有几千元收入。”决不能让村民守着保护区绿水青山“苦熬”。对此,重庆在全国率先探索自然保护区生态搬迁,将缙云山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的村民先期搬出安置。
“自然保护区生态搬迁没有明确政策,经过反复研究,我们按照‘既不拔高标准又让群众搬得出’原则,整合相关资金对搬迁村民进行补偿。”北碚区缙云山整治办负责人吕玉春说,对自愿退地进城的村民一次性补偿其农房,自愿异地迁建的村民在山下规划安置点,并解决子女就学、社保等问题。
“搬出去既能保护生态,生活也方便,社保等后顾之忧政府也解决了,我当然支持!”蓝长生说。目前,缙云山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已搬迁442户、1144人,分别占总户数的98%、总人数的98.5%。5月18日拍摄的缙云山和山下的北碚区城区(无人机照片)记者刘潺摄重庆市还通过设置公益护林岗位、推荐就业、优先承租游客中心商铺等方式,让搬迁村民“稳得住、能致富”。原先住在保护区核心区的村民李星华曾经违规超面积建房出售,现在他的房屋已拆除,他也领到了补偿款搬到镇上居住。
但山上经常能看到他,如今他是公益护林员,带头保护缙云山。李星华说:“错了就改!除了护林公益岗位收入,我还在生态修复工程项目部务工,收入有保障。”通过一手抓矛盾化解,一手抓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缙云山综合整治启动以来,当地做到了不发生群众群访集访、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不发生个人极端恶劣事件的“三个不发生”。
山上做减法山下做加法力促青山变金山看到日渐优美的缙云山,保护区所在三个区的干部向记者表示,过去对缙云山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治理有畏难心理,对苗头性的破坏掉以轻心,客观上助长了违建乱象。重庆市纪检监察部门成立调查组督促解决整治中的“硬骨头”和村民诉求,杜绝违建死灰复燃。重庆市在缙云山保护区综合整治中,共问责78名党员干部和4个单位。
“通过这次综合整治,不但解决了缙云山保护区多年顽疾,更是对干部群众发展理念的一次深刻警醒、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深刻教育。”周旭说。5月18日,游客沿着缙云山黛湖的环湖步道游玩记者刘潺摄缙云山下是嘉陵江小三峡之一的温塘峡,江边是重庆市著名的北温泉以及当地古村落金刚碑。
尽管缙云山片区资源禀赋优越,但因企事业单位、老旧居民区多,规划引领不足,长期以来产业业态较为低端。重庆市按照“山上做减法,应拆尽拆;半山做特色,市民共享;山下做加法,升级产业”同步谋划区域提档转型,科学有序发展环山度假、康养产业,打造缙云山5A景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在山上,缙云山核心保护区域设有明显标识,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实验区内中共中央西南局历史陈列馆、缙云山自然教育中心等正在装修;在缙云山风景名胜区大门处,过去存在农家乐揽客、小吃摊乱摆、车辆随意停放等管理问题,如今咖啡厅、缙云山保护区生态展示厅开门迎客,停车场修缮一新,拉客、摆摊不见踪影……在山下,全长64.5公里的大缙云山环山绿道作为“生态屏障路、产业提升路、景观旅游路”已经动工。
在部分示范段,骑行道、亲水步道、园林景观相映成趣;温泉公园、古村落正在完善旅游设施配套;棚户区改造有序推进……5月18日,景色迷人的缙云山黛湖(无人机照片)记者刘潺摄“今年5月2日,在防疫控制流量情况下,当天上山游客超过1.4万人,不少市民说‘缙云山恢复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感觉了’。”北碚区文旅委主任寇韦弦说。
重庆市林业局负责人表示,缙云山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为全市重点生态功能区域走“生态美、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起到了示范作用。接下来,重庆市将严格整治和验收标准,确保缙云山保护区内所有问题全面彻底整改到位,探索林长制等生态保护长效监管机制,积极推进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试点工作。
缙云山上的村民陆光辉的农家乐因排污、违建被整体拆除,随着环缙云山旅游康养产业兴起,她看到了新机遇,“办了20年的农家乐拆了很心疼,但确实破坏了生态。现在山更美了、人气更旺了,政府在山下规划了安置房屋,等建好了我要再创业。”(记者李勇张桂林周凯周文冲)。
本文关键词:米兰·体育,米兰app官网登录入口,米兰体育app下载安装手机版,米兰全站app官网入口下载,米兰体育app下载地址
本文来源:米兰·体育-www.weijtx.com